中国文明网主站
您的位置:首页->文化礼堂
海宁农村文化礼堂化身“共富阵地” 兴了产业富了民
发表时间:2024 01-20    来源: 海宁文明网

在海宁,一座座镶嵌于村野间的文化礼堂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勾勒出了千姿百态、特色鲜明的文化脉络,不仅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今起,推出《走进文化礼堂,感受潮城魅力》系列报道,一起从产业、生活、环境、人文等视角感受潮城文化礼堂的魅力。

精彩纷呈的村晚大戏,花样百出的文体活动,主题多元的展览宣讲……近年来,坐落于海宁乡间的一个个农村文化礼堂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串珠成链,不仅为村民带去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大餐,更在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推动乡村振兴上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桃园村文化礼堂

以棋为媒引来客,下好文旅产业“发展棋”

放眼潮城,文化礼堂已经成为农村的“新标配”,其中有不少极富本土特色文化色彩。不仅如此,有的乡村还以此为基础催生出一条完备的文旅产业链,盐官镇桃园村就是其中之一。

在文化礼堂百姓棋室切磋棋艺;去棋乐公园享受亲子时光;到棋乐餐厅享用 “棋宴”……走进当下的桃园村,俯拾皆是的“棋元素”让人目不暇接。这浓浓的棋文化根脉源自从这里走出的 “清代三大棋圣”“清代围棋四大家”之一的范西屏。

早在2013年,文化礼堂建成投用后,桃园村就积极挖掘文化底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棋类活动。不论是日常开展的棋类培训,还是大大小小的赛事项目,棋文化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营造了良好和谐的邻里氛围。

多年来的持续耕耘让桃园村的群众文化氛围不断浓郁,也让这片郁郁葱葱的文化沃土催生出了新的特色文化——象棋。凭借良好的象棋文化群众基础,2018年,桃园村还获评浙江省象棋特色示范村。

由此,一条从棋盘上走出的特色文化之路呼之欲出。2022年,桃园村紧紧围绕“棋文化”特色亮点,以“乐在棋中聚民心、学棋明理育新人、以棋会友展形象”为核心,投入230万实施“十个一”工程,以原有的文化礼堂为基础,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在村民家门口创新打造了“棋艺十景”。

“梦回沙场”棋乐酒店主题客房、“以棋会友”培训中心学员棋室、“棋逢对手”共富厅棋乐赛场、“礼轻意重”潮礼汇棋乐伴手礼……这条涵盖“吃、穿、住、行、购、娱”全要素文旅产业链的诞生,意味着村里的特色文化事业成功转型成了特色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来了强劲助力。数据显示,2023年全村文旅营收为620万元,接待旅客数量近5万人次。

在村里蒸蒸日上的文旅产业发展下,还触发了本地人才回流效应。中国象棋地方大师、桃园村乡贤杨逢春就是其中之一。

“之前是村里举办棋类活动的时候,我会回来参加,现在我就把自己的培训中心从盐官镇区搬回了村里的文创产业园。”杨逢春介绍,回到村里后,培训中心的生源增加了三分之一,“像丁桥、周王庙、斜桥这些周边镇也有慕名而来学象棋的,大家都是听说我们桃园村有这样的棋文化慕名而来的。”

令人期待的是,接下来桃园村还将以棋文化特色品牌为切入点,打造一批接地气、顺民意、惠民生的文旅共富项目,在高质量文化供给的同时,提供大量就业就会,让群众既富“脑袋”,也能富“口袋”。

天明村文化礼堂

开出“带货直播间”,花农“触网”销路畅

天明村地处长安镇西部,是海宁最早发展花卉产业的乡村。结合这一产业特色,村里在2020年筹资建成了一座以“诗情花意,美丽天明”为主题的文化礼堂,内设文化展览室、舞蹈室、礼堂书屋、健身室等8个功能室。这不仅大大满足了村民的文化需求,还蹚出了一条“文化礼堂+产业”的富民新路。

前些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花卉的传统销路,让村里的大量本土散户花农犯了难。众所周知花期不等人,倘若上千亩花卉滞销在花田内,不仅意味着花农的一年辛劳付之东流,这对整个村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此时,天明村的领导班子相时而动,瞄准直播带货的风口,在文化礼堂里开出了一个公益带货直播间,由村里提供直播设备,邀请入驻天明村的花卉园艺企业负责人和村工作人员组成直播团队一起上阵“吆喝”。

海宁市娄永利园艺场负责人娄永利和她的合作伙伴高颍渊,就是当时村里邀请的“主播”。虽是第一次接触直播带货,但她们凭借自己本对花卉种植销售的了解,成功为村里的滞销花卉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两个小时的直播,卖出了200多盆花卉,这也让其他专注传统销路的花农看到了新的商机。

那时,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礼堂村播”不仅把天明村的花卉产品推广到了全国各地,也为文化礼堂这个促进村民精神富有的重要平台赋予了产业附加值,成了振兴乡村特色产业、创新经济模式的新阵地。

为了让更多花农顺利搭上线上销售的快车,天明村在文化礼堂的书屋开辟了花卉图书专柜供花农查询,设立了电商直播服务点,并以文化礼堂为中心,在村里打造了许多花卉产业直播点,培养了一批农村电商直播人才,带动村里青年创新创业,极大地解决了本村大学生就业问题。

此外,村里还邀请了如“种花小李哥”等众多花卉行业内的“行家里手”进驻文化礼堂,通过定期开展“农技培训会”“花卉交流分享会”“花卉创业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花卉产业的发展动力。

在文化礼堂里,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活”,持续上演着“产业振兴经济,经济带动文化,文化反哺产业”的生动场景。

如今,在三只懒蚂蚁、泰奇、百盛、美潮等为代表的成熟花卉企业带动下,村里的散户花农也稳步迈入了电商直播新热潮。据统计,目前天明村花卉种植面积达1700余亩,从业人员超500人,2023年村经营性收入为314万余元,同比增长了50%。

在海宁,文化礼堂不再只是单一的文化活动空间,而是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共富阵地”,通过文化赋能让乡村文化“活”起来,群众生活“富”起来。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文化礼堂发展案例,犹如一朵朵浪花,汇聚成了澎湃的精神力量,在推动海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百姓致富增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张 雨云

浙ICP备09092972号 中共海宁市委宣传部、海宁市文明办主办 技术支持:海宁新闻网
办公地址: 海宁市海州西路226号行政中心一号楼 E-mail:hnwmb2011@163.com